你有没有设想过一些边界?时尚于你,是何种存在?随着深圳时装周落下帷幕,尼龙特派记者——南山外国语学校 KUJI Studio 的同学,最终也找到了那个关于“时尚的意义”的真正答案。接下来,就请“前线记者们”为我们详解本次深圳时装周秀场内外的精彩时分。
- 时尚与共生,艺术与科技 -
这一周的时间过得比想象中的要快,也更漫长。八十几场大秀就这么集中又高频地闪过,目不暇接。穿梭于秀场内外,忙碌让我意识不到时间流逝。美好都太短暂了,这一切都发生得太快了。
本次深圳时装周,八天、三大会场、八十多场国际时尚大秀,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品牌和设计师,超过十万人次的现场看秀观众,十多项丰富多彩的时尚创意活动、超过两亿人次的媒体关注度……
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会长沈永芳在闭幕式上致辞时称,深圳时装周 2019 秋冬系列不仅是专业的时尚发布,也是一个城市的盛会,更是一场精彩的国际时尚盛典。本届深圳时装周以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时尚引擎”目标,突出了“国际平台、原创设计、商业落地、全民时尚”的定位,大力推动时尚创意产业的国际化交流与合作,让全球目光再次聚焦深圳,充分展现了国际化“时尚之都”充满魅力的一面。
随着深圳时装周的落幕,首届 2019 年度深圳时尚大奖颁奖仪式亦如期而至,而其中最值得期待的便是深圳时装设计最高奖“鲲鹏奖”。无论是旨在培育创新设计人才、发掘更多的设计新锐人才、促进时装周专业化,还是希望以促进设计创新的方式来挖掘市场商业价值、升级品牌营销,“鲲鹏奖”都以其特殊的方式在向世界展现粤港澳大湾区的时尚力量与活力,为大湾区和创新创意之都的发展助力。而经过大奖评委团队层层筛选,∣吉祥斋∣、DAMO WANG 、Distin Kidny 迪凯获“鲲鹏奖”提名,经过现场投票,最终 DAMO WANG 韩磊以 9.7 的全场最高分,摘取本届深圳时尚大奖“鲲鹏奖”桂冠。
值得庆幸的是,时装周所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这一周的时光。更多的是它以时尚为载体,把我们每个人紧密相连,因此所有时刻也变得永恒。
若观科技与艺术的发展,一个具象化的表现就呈现在服装设计上。当时尚和艺术不断拓宽人类想象力边界的同时,科技又为其注入新时代感反推其发展。这让我们在冰冷的科技外衣下,看到的却是温存的人性。这是人类独有的一种浪漫、严谨的趣味性。因此我们也希望通过时尚去探讨这些对立面的共生性。
- 对于时装, JTK Zheng 怎么说 -
这一次,作为尼龙的特派记者,我们再次来到 JTK ZHENG 的后台,希望能在这里找到一些答案。除了采访设计师之外,我们将和他们一同坚守到大秀开始。
QUESTION=NYLON
ANSWER= JTK ZHENG
介绍一下品牌以及你今年秀的主题。
JTK Zheng是一个男装设计师品牌。今年的主题叫“Cyber”,就是计算机化。因为我这段时间有意无意地接受了一些人类未来的计算机方面的讯息,不断地在我脑海里(浮现),给了我这种灵感。我将很多词汇化、信息化的有关计算机的东西都带到了这一次的设计中。
你怎么理解“Cyber ”这个主题?
我觉得这是一个概念很广义的词,也正因如此,可以从中解读很多,有很多构思空间。我自己觉得这是一个很“未来”、但是大家又关注很久的一个词汇。在很早很早的科幻电影里,也已经会以“Cyber ”来定义机器人。
你将怎么把这种理念展现在服装上呢?
我每次设计都会构建一个故事。这些服装更像故事中的角色。这一季服装有很多切割的细节,也可能是我越来越喜欢这种切割的设计,想让它变成我牌子一种固定的特质。这一季刚好是(Cyber )这个主题,所以我有很多工业化线条的设计,但没有很重工的设计。
关于 JTK 和深圳时装周的合作,有什么想说的?
第一次就有合作,这已经是第五年了。作为一个深圳本土的男装品牌,我们一定会参加这次活动的,而且协会和政府都很支持,所以也挺开心今年又能够参加。
时尚对于你来说,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随着品牌的成长,从更多角度审视自己之后,我现在更想做的是巩固自己现有的风格。我觉得一个品牌设计师最重要的不在于每年都跟随流行去创造新的,当然这一点也很重要,但我觉得拥有他独特的风格这一点才更重要,因为这是你的牌子,你的风格。
那你觉得 JTK 是一种怎样的风格?
用老套的描述来说,就是严谨的趣味性。严谨是因为选择了男装,西装的阔型和剪裁都要求很严谨,但是又不想太沉闷,所以我觉得男装可以多一些趣味性和设计感,多一种风格出现。
为什么当初选择做男装?
一开始我想象中的主人公是男性居多,但我现在想让自己的品牌更中性一些,虽然设计的是男装,但现在也越来越多的女性购买我们的服装。(不再受性别限制)这也是一种趋势。
你怎么看待无性别这个趋势?
这是好事。服装做到现在,男装和女装可以越来越相近,不像古代只是为了满足穿着需求,现在越来越多人对服装的选择是为了得到精神的享受和表达自己的思想态度。不应该区分男女装(区分得太清楚),现在社会上的地位、角色已经没有那么两极化了。
能谈一下你的求学经历、创业经历吗?
五年前我成立这个牌子,小时候学过美术,后来有学漫画。从很久以前就有试着设计衣服,朋友看了觉得不错,问我有没有兴趣一起做衣服,那时候还不是这个牌子。后来他们做了别的事,我反而越来越着迷于此,自学了立裁、版型、车缝,服装设计是去纽约学的,回来就成立、发布了(JTK)这个牌子。
你觉得在纽约的求学经历对你后来的创作有什么影响?
纽约文化很多元化,我也喜欢让自己的服装融入多种元素。
滑动查看更多
谈一下你对于时装行业的看法吧。
一开始做这一行没考虑那么多,只想着把自己脑海里的东西表现出来,那时候想着把作品放到官网上就好。一步步做到现在,发现这一行太苦了,不是想象中的那么轻松。现在做的品牌,有一部分商业化的工作,衣服设计出来只是第一步。从宏观来讲,还有很多供应链之类的小问题,都要去学习和努力。对于时装行业的前景,这两年数据不是很好。不过男装还好,95 后的男生更注重穿着,等这些品牌更有沉淀、位置,可能男装市场也就成熟了。
获得灵感是怎样的状态下?
这些东西都是一闪而过的,我会把它记下来,设计的时候会把它们整合起来,平常我都是记一些词汇。我有一个习惯,就是会记录一些让我印象深刻的梦,但梦很多时候也都是一闪而过的,所以感觉自己在做梦,就要叫醒自己,很迅速记下来,因为醒了会忘记。
所以这一行其实是很辛苦的,对吧?
对,我记得我刚做的时候,很多朋友都以为我是玩一下。但其实我不是一个会说很多的人,等我做到十年,可能很多人就知道我不是在玩。
最后一个问题,对于设计师和时尚从业者,有什么想说的?
要确定自己是热爱这个东西的,我是那种决定了不会后悔的人,做了决定就要坚持下去做到它最好。从过来人的角度,我想说不要太被外界左右,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想法一定是最优先(考虑)的。
其实在 M.HITI/MYMO 的秀场上,你也可以看到设计师对共生这个趋势的理解。当模特衣服上别着手机或者抱着巨型的一体机式的包包走过你面前时——你只想说,“没有比这更摩登的了!”可是从衣服的款式与剪裁,你又能看到很多复古元素,这些对立面相互融合共生,宛如我们当代社会的一次实验性写照。
其实这种共生,可能就是时尚的力量所在吧。在这里我们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吧,关于打破边界,关于身份认同,关于坚守和反抗,关于包容和理解,关于尊重和爱。时尚的意义远不只是表面带来的光鲜亮丽,而是存在于我们生命中更有价值的力量。我们也因此而变得更加强大。
各位,还记得我们深圳时装周第一天提出的那个问题吗:时尚于你意味着什么?或许,这场时装周的结束只是个开始。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摄影 KUJI Studio
Amberderrick
gniqnait
Wzhizealer
Chaukeen
Marsee
采访、撰文 Amberderrick
文字整理 璐酱
你身边有颜值才华兼备的校花 or 校草吗?
老师们都发明过哪些奇葩校规和点名方式?